最新公告:农业种植技术之控旺技术详情点击…

春季大棚茄子阶段性种植、管理措施详解

作者:洋洋来源: 人气:576 标签:茄子种植

大棚春季提早栽培茄子其上市期比露地栽培提早30~40天,产值也比露地高,经济效益非常显著。但早春季节(2~4月)棚内温度经历了低温到后期的温度逐渐变高的过程,植株养分积累减少,生长发育加快,落花落果频繁,病果发生较多,病虫害等时有发生,是棚茄较难管理的时期。

茄子

温室茄子


按气温变化规律的不同,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棚内管理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一、第一阶段  2~3月。普遍气温较低、土表较干燥。此时应以保温防冻为主,要求棚温保持白天25~28℃,夜间15℃左右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1.温度管理  白天通风,晴天9点以后开棚,通风量由小到大至下午4点闭棚。夜间加强覆盖保温工作,以防棚内温度低于10℃。阴雨天管理略有不同,以保证棚内温度为主,可在中午前后进行小通风,不能过大,时间不能长以免棚内温度下降太大。

    2.肥水管理  施肥以叶面喷施和根部淋施为主,应在晴天中午进行,此时是植株吸收营养的最佳时期。

    3.保花保果  由于光照弱、营养不足、土壤干燥或过湿、温度过高过低,氮肥施用过多,植株徒长等,都可引起落花落果。

    防落素对嫩叶、嫩芽的药害较轻。常用喷花法,早期低温阶段使用浓度为30~50毫克/千克,随温度上升,使用浓度下降。用手持小型喷雾器,将一个花穗夹在手指间置于手心,喷洒一次,若花穗较多,对后期  开放的花朵可再喷一次。

 

茄子花期

茄子花期


 二、第二阶段  4月份。气温逐渐上升,湿度多变,干湿交替,普遍表现为棚内湿度过大以期应及时做好通风工作,降低棚内湿度和控制棚内温度过高,减少病害的发生。

 

    1.温度和通风管理  棚内中午温度逐渐高于植株正常需要温度,应加强通风,否则易造成棚内温度过高而使植株烫伤。通风时间长短和通风量可依棚内温度计显示温度加以控制。

    2.及时施全肥和整枝  随着气温逐渐升高,植株生长也逐渐加快,迫切需要养分肥料的补充,可由小到大,加大施肥量。一般每亩施尿素5~7千克,每隔10天左右追施一次;还应喷施0.3%~4.4%磷酸二氢钾或绿芬威1号或3号溶液3~4次。同时结合追肥,及时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,浇水后要通风换气,防正棚内空气湿度过高。根据植株生长情况,及时对植株进行调整,保证最佳的结果株型。

    3.加强病虫害防治  由于棚内湿度大,病害发生普遍,应使用粉尘剂或烟熏剂,减少棚内水分散发。地下害虫可用48%乐斯本乳油剂1000倍液浇根,蚜虫,蓟马等可用"灭杀杀"烟剂闷棚烟熏。病害是灰霉病,用50%速克婒可湿性粉剂1500倍或50%扑海因2000倍液每隔7~101次连防2~3次。主要虫害是蚜虫、红蜘蛛、蓟马等用10%好年冬1000倍液或20%蚜克星乳油1000倍液防治;红蜘蛛用73%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防治。

   4.及时采收和追肥  采收应掌握"时间稍早、果实稍嫩"的原则,具体看萼片与果实相连处的白色环状带的宽窄变化而定,以白色环带较宽为宜(也称茄眼)。不仅能早上市,品质嫩,增加早期产量,有利于后期各幼果的生长,提高全期产量。

 

三、阴雨天的管理  在水分管理上,注意通风,首先应控好棚外四周排水沟,以免造成棚内湿度太大,棚内作高畦避免雨天喷药和浇肥水。在中午外界气温允许情况下进行"两低两小、两高两长"通风:气温低、小通风;湿度低、小通风;温度高、通风长;湿度高、通风长。若棚内温度低、湿度高、也应进行短时通风,但要及时闭棚保温。

以上就是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的茄子大棚栽培技术的全部内容,如果您也种植了大棚茄子,欢迎来此多多交流,相互学习!


联系方式

QQ:2984642689(微信同号)

手机:130 5368 6026 李老师(微信同号)

电话:0536-5852016

扫码_搜索联合传播样式-微信标准绿版.png

报名学习联系:180 5366 7590 丁老师(微信同号)


报名学习联系:133 3636 0693 王老师(微信同号)

End.

转载请注明: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大全 » 春季大棚茄子阶段性种植、管理措施详解